[摘要]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的深入發展,利用經濟合同進行欺詐的案件時有發生,給我們的審查和逮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劃清犯罪與非罪的界限,本文擬就合同詐騙罪與民事詐騙罪的區別和定義談一些粗淺的看法,以便更好地把握犯罪與非罪的界限,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確運用法律,確保查緝案件的質量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的深入發展,合同作為市場經濟主體之間法律關系的紐帶,對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經濟立法不完善,打著搞活經濟的幌子,大肆進行欺詐,特別是利用經濟合同進行欺詐。它包括合同欺詐和民事欺詐。因此,它給我們的審查和逮捕帶來了一些困難。合同欺詐、欺詐和民事欺詐的界限難以把握,容易混淆是非,不利于區分罪與非、本罪與本罪的界限。為了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懲治犯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必要對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分析。本文擬就合同詐騙罪與民事詐騙罪的區別與界定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以期在今后的審查逮捕工作中把握犯罪與非罪的界限,正確適用法律,防止誤捕,保證逮捕案件的質量。合同欺詐和民事欺詐的概念。合同詐騙罪是指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捏造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騙取對方大量財產的行為。從犯罪構成角度看,合同詐騙罪的主要特征是:(1)主觀方面是故意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非法占有對方財產的目的。事實上,行為人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沒有擔保能力,主觀上沒有履行合同的意圖,而是捏造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誘使對方簽訂合同,達到詐騙財物的目的。(2) 客觀方面是指在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詐騙對方財產和數額較大的行為。該法的具體形式如下:1。以虛構單位或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提供擔保的;(三)先履行小額合同責任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又無實際履行能力,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行為;(四)收到對方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物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產的。(3) 侵權的對象是經濟合同管理制度以及公私財產的所有權?!睹穹ㄍ▌t》規定,合同訂立和履行的基本原則之一是“誠實信用”原則。以欺騙手段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形式進行的合同欺詐違反了進步原則,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