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的主觀目的
民事欺詐是一種欺詐行為,旨在誘使另一方陷入錯誤理解并與其簽訂合同,以創造履行業務的能力。其目的不在于非法占有公私財產,而只是希望通過實施欺詐從對方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起訴標準的規定》第六十九條的規定,詐騙財物的數額不同
犯罪案件,合同欺詐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詐騙對方財產。涉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A.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0000元以上
B.單位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進行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金額在5-20萬元以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