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合同詐騙罪是指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捏造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財產,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單位或者他人名義使用偽造證件簽訂合同,(三)無實際履行能力,通過先履行或部分履行小額合同,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到貨物后逃逸、貨款支付,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所列罪的,處罰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條的規定處罰。
[有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本節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欺詐案件的審判(發[1996]32號,1996年12月16日)
II。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大量詐騙他人財產,構成詐騙罪。經濟合同用于欺詐的,欺詐金額應當根據行為人實際欺詐的金額確定,合同標的的金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能力履行合同或者有效擔保,以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訂立合同的,詐騙巨額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的名義
3。使用偽造、涂改或無效的文件、介紹信、印章或其他證明文件。隱瞞事實真相,使用明顯無法兌現的票據或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履行合同的擔保
5。隱瞞事實,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擔保品、債權憑證等作為合同履行的擔保
6。(二)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定金、保證金等財產,以保證合同的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散步被小區的狗咬傷應該找誰賠償
2020-12-06對舉報的答復能否復議
2020-11-30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