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企業(yè)家調查系統(tǒng)發(fā)布的對4695家企業(yè)董事長、總經理、首席執(zhí)行官和廠長的企業(yè)信用調查,目前,中國企業(yè)信用狀況有所改善,但信用仍然不足,特別是惡意拖欠現象,違反合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情況比較嚴重;在過去的一年中,90%以上的企業(yè)或多或少存在合同糾紛
合同欺詐手段
利用合同欺詐是犯罪分子賺錢的一種手段,可以說是多種方式。然而,混淆同樣渴望賺錢的人的手段并不聰明。為了避免被欺騙,人們只需要記住餡餅不會從天而降。誘惑漂亮的商品。利用暢銷商品短缺誘使簽訂購銷合同,騙取預付款或押金。魚吃魚餌。先履行幾個小合同,制造出履約能力強、信譽好的假象,騙取信任,簽訂大合同,騙取大量貨物或大額貨款,然后消失
3。把一根樹枝嫁接到另一根上。讓對方看到別人的物品。一旦簽訂合同詐騙另一方付款或押金,將沒有任何痕跡。假身份。私自刻公章、偽造企業(yè),再與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以關系、隸屬關系騙取集體企業(yè)、國有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的;偽造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聲譽的企業(yè)名稱,騙取信任,簽訂合同;騙取單位的空白函件、空白合同和合同印章,騙取合同
<P>5。設陷阱。事先精心設計,并試圖簽訂根本無法履行的加工合同。被騙方落入陷阱后,合同無法履行,提前支付給被騙方的定金和原材料無法收回。建立一個信托來欺騙和出售。也就是說,“買方”是“賣方”的“托兒機構”。傳真欺詐。合同簽訂后,騙子利用匯款時間差的優(yōu)勢,先通過銀行向供應商匯款一小筆錢。在取得加蓋銀行公章的匯款單后,將匯款單改為大額匯款,并附有更正液,然后通過傳真機發(fā)送給供應商,誘導供應商發(fā)貨。提貨后,它溜走了合同欺詐預防
8在簽訂合同之前,仔細審查對方的主體資格、信用狀況和履約能力。合同簽訂前應滿足“三個條件”,即:一是對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和營業(yè)執(zhí)照。委托代理人簽訂合同的,要求對方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代理人身份證明等,以消除因介紹關系或熟人而草率簽訂合同的現象;第二,通過各種方式調查對方的信用狀況;第三,要掌握和了解對方的履約能力。在簽訂合同時,嚴格審查合同條款。嚴格審查合同內容,做到權利義務平等,條款規(guī)范,協議明確,便于履行。合同的主要條款不得含糊或容易含糊,以防止對方利用這些條款進行詐騙,留下隱患。這項工作應由法律顧問(律師)檢查。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合同管理體系。根據具體情況,從合同簽訂到履約完成,企業(yè)應制定一套切實、完善、嚴格的合同管理制度。聘請法律顧問以降低業(yè)務風險。犯罪分子多次成功地利用合同欺詐,增加了企業(yè)的商業(yè)風險。事實上,合同另一方提出的看似公平的條款實際上可能是另一方對某些法律問題的回避;事實上,我方提出的在業(yè)務上非常有利的條款可能存在重大的法律隱患。因此,企業(yè)在提高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的同時,迫切需要聘請具有合同法律知識和專業(yè)能力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
那么合同欺詐呢
一、合同欺詐的責任包括民事欺詐和刑事欺詐。合同民事欺詐,依照民法關于欺詐合同的規(guī)定,承擔合同欺詐的民事責任。合同詐騙罪雖然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更重要的是要承擔合同詐騙罪的刑事責任
合同詐騙民事責任的主要內容:《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對合同詐騙罪的民事責任作了具體規(guī)定。根據法律規(guī)定,其主要內容為:
1。合同無效。一方采取欺詐手段,使另一方陷入錯誤理解,當另一方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時,雙方簽訂的合同即為無效合同。無效合同不受國家法律的承認和保護,對雙方均無法律約束力。歸還財產。也就是說,欺詐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合同當事人有權要求返還交付給另一方的財產,而接受該財產的合同當事人有義務返還該財產,無論其是否有過錯。法律規(guī)定的返還范圍是“因合同而獲得的財產”,包括根據相關規(guī)定貼現的實物、貨幣和服務或利息。賠償損失。欺詐性合同往往給欺詐方的經濟利益造成損失,欺詐方應賠償欺詐方因實施欺詐而遭受的損失。損失賠償的范圍一般應包括:第一,訂立合同的費用;第二,履行合同的成本;第三合理間接損失
合同欺詐刑事責任的主要內容:《刑法》第224條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財產,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情節(jié)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以虛構單位的名義或以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無實際履行能力,通過先履行小合同或部分合同,誘使另一方繼續(xù)簽署和履行合同。收到另一方支付的財產、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逸
5。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產的
II。合同欺詐的補救措施
合同的民事欺詐和刑事欺詐均為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民法和刑法關于合同欺詐責任的規(guī)定,當問題發(fā)生時,可以采取以下補救措施:
1。協商變更和終止合同。協商變更,包括對合同內容的修改或補充。協商解除是指雙方在合同關系有效期屆滿前協商提前解除合同。談判變更和談判取消的補救措施有其局限性,往往被欺詐者拒絕。在這種情況下,欺詐者應采取其他措施。未能執(zhí)行。不履行適用于欺詐方發(fā)現簽訂的合同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另一方涉嫌欺詐,且雙方簽訂的合同可能是欺詐性的無效合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被騙方應暫時不履行合同規(guī)定的內容。如果不發(fā)貨,則不付款,以免造成財產無法歸還。暫停表演。中止履行適用于受騙方已經開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畢,且被發(fā)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價上漲賣方違約應該怎樣維權
2021-02-21土地征收后超過兩年未使用的如何處理
2021-01-26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被監(jiān)護人長期遭受監(jiān)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jiān)護人
2021-02-16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fā)工資嗎
2021-01-25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yǎng)權
2020-11-20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商業(yè)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guī)定內容
2021-03-01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人身保險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