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人單位單方面終止了合同,如果補償不合理
勞動合同已經終止,補償不合理,我們該怎么辦,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反饋,申請勞動仲裁并要求合理補償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85條:,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差額;逾期不付款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額外補償金:
(1)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2)向勞動者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3)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4)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時未按照本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了解除勞動合同的具體賠償標準。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6個月,則應向工人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本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的支付標準為員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的最長支付期限不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應付職工工資計算,包括小時工資或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8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即經濟補償金的兩倍)。計算基數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果單位不同意支付,可以向單位所在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在提出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前,注意收集相應的證據材料,如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時,單位與您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或通知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賠償金額,然后爭取一定的賠償金額。如果工人認為雇主單方面終止合同的賠償是不合理的,他們應該保護自己的權利。他們應該到Luba online咨詢并詢問專業法律專業人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
2021-01-13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