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994年仲裁法制定的主要立法目的之一,就是要我國的仲裁制度由行政性仲裁制度改革為國際通行的商事仲裁制度,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為此,仲裁法明確規(guī)定,仲裁機構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中,法律、經(jīng)濟貿易專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原行政性仲裁機構自仲裁法實施起屆滿一年時終止”等,從而確認了仲裁的民間性質,將仲裁機構定位為獨立于行政機關之外的民間性仲裁服務組織。仲裁法實施12年來,仲裁工作實際情況與仲裁法的立法宗旨差距很大,主要問題是仲裁的行政性沒有得到根本扭轉。近年來,有的部門、地方甚至不顧法律和黨中央行政體制改革的相關規(guī)定,恢復或者變相恢復行政性仲裁。其主要原因:一是,事業(yè)單位體制改革比較滯后,仲裁法確立的仲裁機構民間化原則與現(xiàn)行管理體制相沖突,法律原則無法落實;二是,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配套;三是,在聯(lián)系、協(xié)調仲裁工作方面,一些錯誤理論、思想和做法未能得到及時有效地制止,以至不斷蔓延、愈演愈烈。一些行政部門借牽頭組建”之機,將仲裁機構變?yōu)樽约旱碾`屬”單位,有的甚至從中獲取不當利益,導致問題叢生;四是,多數(shù)仲裁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的領導由負責組建的行政機關領導兼任,其中一些人既缺乏法律專業(yè)知識、仲裁理念,又缺乏管理能力,依賴于政府,習慣于等、靠、要”;五是,一些地方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建立仲裁機構(全國仲裁機構已超過190家),導致案源不足,經(jīng)費和人才匱乏,必須靠財政撥款來維持。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為行政體制改革指明方向。具體到仲裁體制改革,首先要抓住其核心的、關鍵性的問題——就是以促進仲裁機構民間化為核心,切實解決仲裁機構法人定位、仲裁機構財務管理制度和仲裁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等三大問題。其中,明確仲裁機構的法人定位又是解決其他兩個問題的基礎和前提,本文謹就此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闡明。我國仲裁機構法人定位的現(xiàn)狀仲裁機構法人定位,是指確定仲裁機構的法人類型。仲裁法規(guī)定仲裁機構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只明確了仲裁機構不是行政機關、行政機構,但沒有明確其法人組織的類型。這并非立法者的疏忽,而是囿于當時的歷史條件。我國民商法確定的法人類型中缺乏與仲裁機構相適應的種類。國際上設立仲裁機構的模式多種多樣。從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兩大法系的模式來看,英美法系主要采取有限擔保公司的形式,而大陸法系則多為注冊的社團法人,或為商會下設的仲裁機構”(《再論中國仲裁機構改革》,林一飛著,見中國仲裁網(wǎng))。但無論何種模式,仲裁機構的公益性、非營利性、獨立性、民間性(非政府性)是其共有特征。而我國民法通則把所有在性質、功能、組織形式、資金來源及投入程度千差萬別的事業(yè)單位確定為同一種類型的事業(yè)單位法人”。曾有學者批評這種法人分類與市場經(jīng)濟所要求的法人多樣性格格不入”,把國有的公益性服務業(yè)與政府機構、企業(yè)公司,甚至社會團體等社會和經(jīng)濟組織混淆到一起”,致使政府在制訂任何一項針對事業(yè)單位的管理政策時都顯得頭緒紛繁,顧此失彼”(《事業(yè)單位改革的法律困境——兼談重建我國民法體系的必要性》,史嘯虎著,見天益網(wǎng)站)。但是,由于民法通則未修改,事業(yè)單位分類改革尚未啟動,國務院組建仲裁機構的文件只能規(guī)定仲裁機構參照有關事業(yè)單位的規(guī)定”解決人員編制、經(jīng)費問題”,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策。由于仲裁機構法人定位上的缺陷,各地在組建仲裁機構時根據(jù)自己對仲裁和仲裁機構性質的理解確定其法人類型。有的認為仲裁具有準司法”性質,將仲裁機構定為行政機關”;有的認為仲裁具有公共管理職能”,將仲裁機構定為行政性事業(yè)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有的根據(jù)國務院文件參照有關事業(yè)單位的規(guī)定”,將仲裁機構定為全面所有制事業(yè)單位”,這其中又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之分,在差額撥款中又有要求實行自收自支”和未要求實行自收自支”之分。隨著事業(yè)單位體制改革的進行,在實行自收自支”的仲裁機構中又分化出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和實行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管理”兩種類型。2007年5月,北京仲裁委員會曾就仲裁機構性質問題向全國180多家仲裁機構進行問卷調查,有80家仲裁機構反饋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仲裁機構性質問題上,2.5%選擇行政機關”,5%選擇其他”類別,48.8%選擇行政性或行政支持類事業(yè)單位”,30%選擇公益性或社會公益類事業(yè)單位”,13.8%選擇經(jīng)營性或經(jīng)營開發(fā)服務類事業(yè)單位”。這基本上反映出仲裁機構法人定位不統(tǒng)一、不規(guī)范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望權的行使
2020-12-22家暴起訴離婚程序
2021-01-27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2-12宅基地可以出租嗎
2021-02-0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婚前協(xié)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合伙企業(yè)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投資型保險與傳統(tǒng)保險的區(qū)別
2021-01-29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zhí)行
2020-11-16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