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損失的賠償標準
員工損失通常發生在員工離職后。雙方之間沒有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追究勞動者的損失責任,并可以根據雙方約定,結合實際損失,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此時,用人單位應當以民法通則為主要依據,以實際損失為主要參照標準,對勞動者的賠償責任進行調查。(一)對在崗期間造成的損失,應當考慮勞動關系的特殊性。在勞動關系存在過程中,用人單位不僅是企業財產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也是企業的內部管理者和監督者。因此,在工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情況下,雇主具有雙重身份,即既是受害者又是工人的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允許工人承擔所有賠償責任,企業作為管理者將不再承擔任何責任,這不符合公平原則。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對價,即勞動報酬不等于勞動者創造的勞動成果。企業作為勞動成果的所有者,應當承擔經營風險。雇主的每項工作都由不同的工人完成。如果嚴格要求勞動者按過錯承擔賠償責任,實質是將企業的一切經營風險轉移給勞動者,這對于處于弱勢地位的工人來說是不合理的
補償以下費用:
(1)雇主為招聘支付的費用
(2)雇主支付的培訓費用應根據協議處理,如果雙方另有協議
(3)直接(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補償費用(二)因員工違反保密協議或者競業禁止協議,侵犯用人單位商業秘密造成損失的,按照有關規定,第二十條(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權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權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金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取得的利潤;并承擔被侵權經營者因調查被侵權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而支付的合理費用)
(三)根據有關規定,因員工在任職期間的工作行為給企業造成損失,只能要求雇員支付有限的補償。例如,第16條規定,如果由于雇員自身原因給雇主造成經濟損失,雇主可以要求雇員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支付賠償。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工人自己的工資中扣除。但是,每月扣除額不得超過工人月工資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資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則按最低工資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公司可以宣布解散嗎
2020-12-07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
2020-12-20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