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黃某某和肖某英某某是夫妻,原告肖某英某甲和肖某英某某是原告黃某某和肖某英某某的女兒。被告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經有關部門批準,在縣恩江東路段進行房地產開發。2005年1月13日,原告黃某與被告協商后,簽訂了門店預售合同。原告黃XX購買了被告在永豐縣恩江東路開發的5、6、7、8號樓一層臨街商店。店面面積約232.7平方米,每平方米8800元,房價約2047760元。合同規定,合同簽訂后,原告黃某某預付門店款20萬元,分三期支付50%房款,第二期在2月8日前支付50萬元,余款在3月8日前支付。此外,原告黃某某還為該店預留了4萬元,待該店交付時支付;被告負責為原告黃XX辦理房價50%的十年期銀行按揭手續。原告黃XX向被告支付總抵押費用的7%。如果原告未能在上述期限內付款,則原告黃XX每天將被處以違約金0.05%的罰款;被告于2005年8月1日前將店鋪交付原告黃某。如果交貨期超過2005年8月1日,被告每天應承擔購買總價0.05%的違約金。合同還規定,原告黃XX購買的倉儲區為預留區,交付使用時按實際建筑面積結算。原告按規定向被告支付店鋪購買價款的50%后,被告可向原告辦理店鋪交付手續,房屋產權證、契稅、證件辦理費等一切費用由被告承擔。合同簽訂后,原告黃某分別于2005年2月4日和2005年3月14日向被告支付了房屋價款20萬元、50萬元和28萬元。2005年11月28日,被告將四家未被接受的店鋪的鑰匙交給原告黃XX。同日,原告黃XX將5號店和6號店放在原告肖x Ying XX和肖x Ying Jia的名下,將7號店和8號店放在原告黃XX和肖x Ying的名下。因此,被告和四名原告分別于2005年11月28日和2006年2月20日簽署了《商品房買賣合同范本》,合同規定,5號店和6號店的購房者為肖x Ying XX和肖x Ying x Jia,7號店和8號店的購房者為黃XX和肖x Ying。商品房驗收后,原告已支付全部房款及相關費用,5號、6號、7號門店將于2006年10月31日前交付原告,8號門店將于2006年11月30日前交付原告;被告逾期交付房屋超過90日的,自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第二日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被告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原告支付已付房屋價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被告人應當自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365日內,將被告人辦理權屬登記所需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被告負責協助原告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手續,辦理房屋權屬登記證的一切費用由原告承擔。原告和被告在合同中還補充說:“甲、乙雙方于2005年1月13日簽訂的預售合同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條款不明確的,以預售合同為準。”原告黃某于2005年11月28日從被告處獲得店鋪鑰匙后,對四家店鋪進行了翻修。裝修期間,2005年12月該店發生漏水,導致原告裝修材料損失。因此,被告賠償原告損失800元。2006年2月和3月,商店再次漏水,被告派人去修理。2006年4月30日,原告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承擔逾期交貨和修補屋面伸縮縫滲漏的質量問題的違約金234695.36元,并要求被告交付商品房買賣合同正本和原告的店鋪發票等憑證手續費賬單正本。
分歧:
本案審理中出現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逾期未交付房屋不構成違約,不承擔違約責任。理由是:一、店鋪預售合同由原告黃某與被告簽訂,其他三名原告與被告均未簽訂預售合同。因此,銷售合同中其他三名原告和被告之間關于“以預售合同為準”的協議無效,交付時間由銷售合同范本確定。第二,即使預售合同對除黃XX以外的其他原告有效,由于預售合同和銷售合同都約定了交付時間,但兩份合同都沒有約定交付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應以后一份合同為準確定交付時間,由于銷售合同中約定的交貨時間也是雙方意圖的真實表達,新協議改變了原協議。本合同補充協議中“條款不明確的,以預售合同為準”中的“不明確”應理解為,如果銷售合同中的協議不明確或未約定,以預售合同為準,而銷售合同中關于交貨時間的約定并不明確。因此,交貨時間的確定應以銷售合同的確定為準,因此,原告的索賠是不成立的,其索賠不能得到支持,買賣合同中的補充協議規定,“甲、乙雙方于2005年1月13日簽訂的預售合同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條款不明確,以預售合同為準”應理解為:“門店預售合同與商品房銷售合同范本不一致的,以預售合同為準”。這種理解比較合理,也符合原告簽訂合同的初衷。由于預售合同和銷售合同都是依法成立的有效合同,因此兩份合同可能在同一問題上有不同的約定。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明確適用哪一種合同,補充協議的條款就應運而生。只有當兩者之間存在不一致或矛盾時,我們才能就什么應該占上風達成一致。如果“不明確”是指協議不明確或未達成一致,那么在不同意預售合同的情況下,以預售合同為標準不是空話嗎?因此,在本案中,被告履行義務的時間應根據預售合同約定的交付時間確定。被告未能按時交貨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然而,原告認為,在聽證會之前,被告的違約行為不符合法律。事實上,被告于2005年11月28日向原告交付了商店鑰匙,并轉讓了該房屋的所有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房屋的轉讓和占有,視為房屋的交付”。因此,被告的違約時間應計算至2005年11月28日,并相應計算違約金金額。
管理與分析:
本案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商品房認購、訂購、預定協議的主要內容為《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出賣人已按約定收到購房款的,該協議視為商品房買賣協議使用銷售合同。“本案中原與被告簽訂的<商品房預售合同,符合本條規定,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之后,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正式范本,雙方均為:是依法訂立的有效合同。如果兩份合同之間存在矛盾或不一致,如果沒有特別約定,則以后一份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的刑事案件律師費
2020-12-30什么是模擬拆遷,有什么特點
2020-11-15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