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張曉因盜竊罪被捕。他的名字叫張達。警方還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張名為張達的機動車駕駛證,與照片和戶口信息基本一致。調查人員據此確認了他們的姓名,法院也做出了判決。a> 刑罰執行后,當監獄向囚犯居住的社區發出釋放通知時,囚犯的父親向公安機關報告,張達是他的長子,一直陪伴著他,沒有服刑。經公安機關調查,張曉謀和張大謀是孿生兄弟。他們犯了故意傷害罪并被判刑。為了減輕刑事責任,他們暫時意圖竊取兄弟的身份
[differences]
在被告張曉謀的判決生效并執行后,法院才查明被告張曉謀的真實身份。此時,對于如何更正判決書中被告人的身份信息,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當啟動再審程序進行更正。原因是被告張達隱瞞犯罪記錄,需要酌情嚴懲,量刑不當。因此,應啟動再審程序進行更正。第二種意見是,可以通過裁定予以更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390條,“原判決、裁定認定被告人姓名等身份信息不正確,但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裁定更正有關信息?!?/p> 作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如下:
在司法實踐中,糾正判決錯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加蓋校正印進行糾正。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應用廣泛,但沒有法律依據。同時,在法律文件上涂改、增加和加蓋校對印章,不利于法律文件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應予禁止。第二種是裁定更正,如《民事訴訟法》第154條,該條利用裁定更正判決中的筆誤。三是再審矯正。例如,錯誤涉及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因此,糾正現行判決錯誤的方法只有兩種:裁定和再審糾正。那么,如何區分再審和裁定糾正呢?首先看一下法律的規定?!睹袷略V訟法》第154條和《解釋》第390條實際上表達了相同的含義,即只要不涉及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不影響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不影響定罪量刑,就應當裁定予以糾正,否則將再次更正
查看刑事判決被告身份信息的哪些內容可能影響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刑事判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國籍、教育背景、職業、家庭住址、犯罪記錄等。其中,有兩個可能影響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的共同內容:一個是“出生日期”,如果未成年人是合法的,從輕或者免除處罰;二是“犯罪記錄和不良行為”。例如,累犯是一種法定的加重處罰情節
如果“出生日期”是錯誤的,并且由于錯誤的信息而無法確定法定情況,如果是未成年人,則是認定事實的錯誤,應該通過再審的形式予以糾正,如果“不良前科”是錯誤的,如果涉及累犯和累犯的認定,無疑應該通過再審的方式予以糾正。例如,被告在五年內被判處有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以上的,故意隱瞞犯罪記錄。復雜的情況是,由于犯罪記錄不一定會影響量刑,當犯罪記錄僅被用作量刑的自由裁量情節時,需要更正錯誤。例如,在一些地方,只有那些有犯罪記錄,且犯罪記錄不是過失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人才能受到嚴厲懲罰。同時,這意味著如果只有不良行為,犯罪記錄屬于過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這不會影響量刑,至少不會導致量刑不當。因此,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裁決予以糾正。對于其他犯罪記錄,通常有必要酌情從重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問題的意見》,如實供述犯罪事實,除主要犯罪事實外,還應當包括姓名、年齡、職業、住址、犯罪記錄等。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與真實情況不同,但不影響定罪量刑。這應該被認為是對他的罪行的真實供認。犯罪嫌疑人自首后隱瞞真實身份,不影響定罪量刑,不能視為如實認罪。因此,被告人隱瞞影響量刑的犯罪記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也不能適用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因此,如果判決不正確,則不能通過裁定
< P>改正,被告人張曉牟隱瞞了自己的犯罪記錄,致使法院在作出判決時沒有考慮刑事處罰較重的情況,影響了量刑。第67條第3款的規定被錯誤地適用,這不符合《解釋》第390條的規定。不能通過裁決予以糾正,但應通過再審予以糾正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