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的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第一審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法院應當對第一審法院移交的上訴材料和案卷進行審查,符合證據交換條件的,應當立案。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應當在通知法院復核后直接作出(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但當事人必須進行談話)
提前3天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地點和承辦人;公開審理案件應當提前三日公告;移交初審法院審理
[1]宣布開庭,核實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交叉詢問證據:告知證人的權利和義務,作證,宣讀未出庭證人的證詞,出示書面證據,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雙方就爭議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爭議[6]合議庭作出裁決
維持原判決,或變更判決,或者發回重審
[7]判決3當事人自動履行判決書規定的義務或者申請原審法院執行;或者向二審法院提交上訴材料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二審程序的概念
由于二審終審制度的實施,我國民事訴訟二審程序的概念,民事訴訟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的,一審程序與二審程序有區別,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上訴,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當事人的上訴案件。上級人民法院適用的程序稱為二審程序。設立二審程序是為了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上訴權,保證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法審判。《民事訴訟法》關于二審程序的所有規定都是為審理上訴案件而制定的。因此,二審程序就是審理上訴案件的程序,又稱上訴審理程序。人民法院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上訴案件后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因此,二審程序也被稱為終審程序
雖然二審程序和一審程序是兩個審判級別不同的程序,但二審程序與一審程序密切相關。具體而言,一審程序是二審程序的前提和基礎;二審程序是一審程序的延續和發展,即繼續審理同一民事案件,而不是重新審理另一案件。第二審程序開始后,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上訴人的請求范圍,審查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執行審判程序等方面是否正確合法,繼續行使國家賦予的司法權,最終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應當明確的是,二審程序并不是每一案件的必要程序。如果案件通過一審程序審理,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當事人在上訴期內不上訴,則不會導致二審程序的發生。當然,不需要經過二審程序。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4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由二審法院作出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審判的,也應當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例如,再審程序與上訴程序不同。上訴不同,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完全相同,人民法院的審判范圍也不完全相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
2021-01-13在中國黑客犯法嗎
2020-12-25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