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算專利權侵權的情形有哪些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 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 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 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 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 為提供行政 審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制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二、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如何計算
哪些情況下不能授予專利權
如何計算轉讓專利權個人所得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軍人轉業費是共同財產嗎
2021-03-21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