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同一海上航程中的船,貨面監共同危險;(2)為共同安全而采取有意且合理的措施;(3)該措施直接造成特殊犧牲,產生特殊費用;(4)該措施獲得效果,保全了部分或全部財產。
船公司在共同海損事故處理完畢后,通常要求目的港的船代在貨物放行之前獲得以下材料:(1)貨物商業發票復印件(CIF)價格;(2)由收貨人簽署的愿意分攤共損協議書;(3)由貨物保險人出具的共損擔保書。其中,貨物的商業發票是為了便于共損理算師確定所保全的貨物價值,從而計算分攤價值及分攤金額。若貨物無保險人,則船公司往往要求收貨人提供理金擔保,該數額通常依據共損理算師初眇估算的比例確定。待理算機構出具最終共損理算報告后,各受益方(尢指貨方)按理算報告計算的各自比例分攤共同海損金額。
通常,需由各受益方分攤的共同海損金額計算方法為:(1)共同海損損失率=共同海損金額÷共同海損分攤價格總額*100%;(2)各受益方應分攤價值*共同海損損失率。面對此種情形,通常收貨人可采取以下對策:
(一)在確定事故責任系船方不可免責過失的情形下拒絕分攤。
在共損事故發生后,受損方(船公司)往往迅速進行共同海損理算并提出分攤請求,而此時引起共同海損事故是否存有過失或過失難否免責很難確認,故提貨時收貨人拒絕分攤共損金額顯得不太可能。實務中,常有收貨人以船舶不適航等承運人不可免責的因素,作為拒絕船公司分攤共損金額的理由。事實上,在共同海損事故原因尚未確定之前,我國司法界目前采取的普遍態度是“先理算,后分攤”、“先分攤,后追償”。
(二)可對共同海損理算報告提出異議
按照我國有關的法律規定,若被要求分攤共損的貨方對共損理算報告存有異議,則其有權向有關的海事法院提出對理算機構出具該理算報告的異議申請,否則該理算報告被認定為分攤責任的依據。
(三)安排貨物保險
由于海一運輸貨物保險的基本險中均包括共同海損的犧牲、分攤,故一旦收貨人在提貨時遇到船公司要求共損分攤情形,則收貨人可直接告知貨物保險人,由保險人全權處理該事宜并由其負責支付原需收貨人支付的共損分攤金額。如此以來,收貨人可輕松退出該糾紛,由較為專業的保險人負責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