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解除是指勞動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當具備一定條件時,因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法律行為。
勞動合同的解除包括法定解除、協商解除和約定解除。勞動者可以通過這3種方式解除勞動合同,但在實際操作中應當注意不同解除方式的條件和程序,避免因此引發勞動爭議。本文就對勞動者解除合同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介紹。
一、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法定解除合同情形,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秳趧臃ā返确煞ㄒ幰幎ǖ膭趧诱呖梢砸婪ń獬贤那樾沃饕幸韵聨追N:
1、辭職權:我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a href='http://m.6065bob.com/laodong/43.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稱之為“辭職權”。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只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即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無需經過用人單位同意30天期滿勞動合同正式解除。
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違約金,或用人單位支付了培訓費等,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
2、特別解除權:《勞動法》第3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內的;(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