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雇員重大過錯責任劃分主要參考哪些因素?
雇員重大過錯責任劃分主要參考的因素是從損害結果的可預見性、損害結果是否具有可避免性,即雇員是否具有從事所屬職業的專業技能、是否具有年齡層所應有的認識能力、是否存在嚴重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是否存在不聽勸阻的情形等方面綜合進行判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一條規定了雇員受害賠償糾紛案件中雇主的歸責原則,一般以過錯推定為原則、以公平責任原則為補充,即一般情況下推定雇主存在過錯,雇主如果主張自己并無過錯,可以相應地免除或減輕其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督忉尅返诙l也繼承了該規定,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由于雇主對雇員從事雇傭活動所受損害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因此,雇員僅有一般過失時,雇主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只有雇員存在重大過失時,才可以減輕雇主的賠償責任。因此,確定雇員是否存在重大過失,則成為雇主能否減輕責任的關鍵所在。
雇員重大過失造成的損害賠償情形:
1、對因雇員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由雇主與雇員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有對雇員有追償權。
2、但《人身損害司法解釋》對雇主與雇員的連帶賠償責任的內部責任份額未作規定。實踐中,法院的自由裁量權過大,有的法院支持雇主向雇員的追償權,有的不支持,對部分追償還是全部追償的認識也不一致,造成了相似案件的判決差別很大。此外,對如何認定雇員的“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標準不明確。
雇主雇員關系在法律中有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在生活中也時常發生這對關系的糾紛,根據規定,如果雇員侵權,導致第三人的權益受損,那么這樣的法律責任應當是由雇主來承擔的,雇員無責任。
第三人造成雇員損傷,雇主有無責任?
雇主與雇員間的賠償責任
雇主賠償責任減輕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在外國申請離婚要什么材料
2020-11-1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土地出讓金繳納規定
2021-02-23房屋拆遷補償不到位,該怎么辦
2021-01-09拆遷時戶主是誰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0-11-21什么是拆遷補償的抗辯權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