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中保密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保密協議一般包括保密內容、責任主體、保密期限、保密義務及違約責任等條款。
保密協議可以分為單方保密協議和雙方保密協議。單方保密協議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負有保密義務的協議。
《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簽訂保密協議是企業對自己的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的常用手段之一。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簽訂競業協議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當私募投資者對企業產生興趣,需要進一步深層次了解企業,確認投資意向時,為了保護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在私募投資者了解企業商業秘密時所簽訂的商業機密保密協議稱為私募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中的保密期限有多長
許多企業認為員工在任職期間對企業有保密義務,而員工離職之后,便不再負有保密義務,實際上這些認識是不全面的。保密協議中的商業秘密無論是在任職期間還是離職后,知悉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都負有保密的義務,這是法定義務。
員工在離職之后,若擅自公開或使用,則構成侵權,嚴重的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而對于一般的保密信息,離職之后,員工一般不負有保密義務。很多企業通常約定保密期限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2至3年,這樣的約定會給員工造成誤解即離職后過了2至3年后即可公開或使用商業秘密了,這樣的約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業應區別約定,對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無限期期間;對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約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通常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其中就會有關于保密的約定,但也不排除有的單位與單獨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協議,而其中的內容,則一般都是圍繞保守單位商業秘密而進行的。通常保密協議中約定的期限是不超過兩個月的。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一套房子抵押給銀行可以執行嗎
2020-12-22征地協議書無效可以起訴嗎
2020-11-22出租車撿到手機不給怎么辦
2021-03-11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