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賠償金嗎?
勞動合同法所規定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是指在勞動合同履行的過程中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支付給勞動者的一定數額的金錢。為了維護處于弱勢地位的勞動者的權益,《勞動合同法》賦予了勞動者在一定條件下請求經濟賠償金的權利。與經濟補償金不同,經濟賠償金具有懲罰性,是一種懲罰性賠償。依據《勞動合同法》八十七條的規定可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支付的賠償金相當于補償金的二倍。
用人單位“違法”是勞動者請求賠償金的前提,但與此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三十九條和四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一定條件下有解除合同的權利,這就導致了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不明勞動法的情況下未合理利用解除權而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有權請求其支付經濟賠償金,對于經濟賠償金的數額有異議的,有權提起勞動爭議仲裁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索要經濟賠償金應注意什么
勞動者請求經濟賠償金,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用人單位只有在勞動者具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符合第四十條規定的條件下,才具有解除合同的權利,同時不得有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情形;
2、經濟賠償金應按照《勞動合同法》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標準二倍的計算方法予以計算;
3、用人單位應對其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理由提供充分的證據,不能提供充分證據的,應認定為解除、終止合同不當,屬于違法,應當支付賠償金。
勞動者可以直接請求用人單位依法向其支付經濟賠償金。在用人單位拒絕支付或者對賠償金數額有異議時,可以采取向勞動行政部門檢舉、投訴,提起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向法院起訴等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應當搜集勞動合同被解除的證據。如果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不屬于《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情形之一,或者滿足第四十條的規定,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關系應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每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補償。如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要求單位恢復勞動關系或按經濟補償金2倍的標準支付。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專利復審決定如何做出
2021-01-10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