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效后的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雙方當事人所簽訂的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有過錯的一方當事人應當賠償受損方所造成的損失,雙方均有過錯的,應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各自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因此無效合同的損失賠償要件應包括:
1、一方當事人存在損失的事實。
2、行為人實施了導致合同無效的行為。
3、行為人存在相應過錯。
4、損害結果與過錯行為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二、合同無效概念
合同無效,是指成立的合同因其欠缺合同相關有效要件且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社會公共利益,被作出了法律上的否定性評價,不產生合同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此進行了相應規定,包括(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最高法院關于合同法解釋(一)的第四條規定了:人民法院認定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定為依據。一般來說只有違反效力性強制規定(即禁止性規定)的合同,才能認定為無效合同。違反管理性規定的,可由相關部門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規對合同當事人進行處罰,合同不一定被認定為無效。
三、合同無效情形下的法律后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將會導致合同自始無效,即效力溯及既往原則。我國《民事通則》第61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被認定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民事法律行為所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受損人,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經濟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過失相抵原則,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雙方惡意串通,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合法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受害第三人。
《合同法》第58第也明確規定了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對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經濟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第59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通過律霸網小編介紹了合同無效后的損害賠償的相關問題,相信你對這方面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認識。實踐中若合同無效后確實滿足構成要件的情況則可按照相應法律后果要求對方承擔法律責任,以維護自身的權益。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20-11-28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