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十屆第8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07年12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07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目錄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調解第三章仲裁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二節申請和受理第三節開庭和裁決第四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制定本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第三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第七條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爭議的重大問題。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預售合同與購房合同的區別
2020-12-16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020-12-17未成年工作須要辦社保嗎
2021-03-15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什么是保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