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委托合同有期限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在合同法中至規定了“法律規定期限”或“約定期限”,還提到“合理期限”,但合理期限具體多久并未做出明確界定。但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第十五條:“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后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則在三個月的”猶豫期“內沒有行使”猶豫、反悔、解除,等權益的,則合同的解除權消滅。
《合同法》規定:第九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要解除合同這個所規定的期限,要考慮到合同中所約定的條款,如果約定條款那就以合同中約定期限為準,對于一般的解除權應該在一年之內進行,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員判刑可以免三年徒刑嗎
2021-01-12土地使用權以租代賣是否違法
2021-03-14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