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可以訂立合同嗎
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8周歲以下的公民都是末成年人,但是關于其行為能力卻分為三種情形。第一類是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二類是10周歲以上的末成年人,他們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第三類是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根據法律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由此可見,年滿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末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有權依照合同自由原則訂立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末成年人原則上都無權訂立合同,但是如果他們訂立的合同被其法定代理人追認,則合同有效。無論如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訂立純獲利益而不必經其法定代理人追認。
二、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什么
一般認為,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這實質上是法律對合同主體資格作出的一種規定。主體不合格,所訂立的合同不能發生法律效力。合同主體,無非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兩類。非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主要的行為能力。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其合同行為能力的有無,應根據其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況來確定。
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這是合同有效的另一個要件。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締約過程所作的要約和承諾都是自己獨立且真實意志的表現。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的意志,就是與其外在的表現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觀上或客觀上,也可能發生兩者不相符的情形。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生產要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合同欠缺合法性,沒有補救的余地,只能歸于完全地效。合同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其所指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內容兩個方面,即合同的目的和內容都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未成人訂立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中的強制性也包括國家政策的禁止性規定和命令性規定。如果你對此還有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官司法律流程
2020-12-14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
2021-01-26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拆遷補償協議在哪有備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