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合同無效的行使,《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6條規定:“宣告合同無效的聲明,必須向另一方當事人發出通知,方始有效。”似乎也認為合同無效的權利與解除權一樣為一種形成權,只要單方面作出即可。但我國的《合同法》并沒有明確的相關規定。
根據合同法理論及《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來看,在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作出合同無效的認定之前,該合同應該是有效的。因此筆者認為只有當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認定合同無效的請求或主張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確認合同無效。
必須經當事人的申請或請求,主要是認為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要主動去否認合同的效力。只要是不存在損害國家、集體或社會公共利益,都應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對于某些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又已履行或正在履行的合同,并無必要去宣告其無效。
但如果合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由于缺乏合同無效的請求權主體,所以允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主動認定其無效。這并不是說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對任何合同都可以主動干預其效力,而是由于請求權主體缺位而造成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營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2-07非法經營未上市公司證券業務有什么責任
2020-12-11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