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行為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
我國刑法對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列舉了五項具體犯罪情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這是指虛構合同主體,即采用根本不存在的單位或者未經他人允許或委托而采用他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的行為。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即虛構擔保。在簽訂合同時,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對方當事人的要求,出具合同擔保,這是減少合同風險和保障合同履行的常規做法。這里所說的“票據”主要指的是匯票、本票、支票等金融票據。“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權屬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采用虛構的擔保文件的方式欺騙對方當事人而與其簽訂履行合同,是合同詐騙中一種常見的方式。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與其簽訂合同的。這是通常講的“放長線釣大魚”。即行為人先以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后,繼續與其簽訂合同,以騙取更多的財物的情況。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這是指行為人一旦收受了對方當事人按合同約定給付的上述財產后,一逃了之的行為。“逃匿”是指行為人采取使對方當事人無法尋找到的任何逃跑、隱藏、躲避的方式。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是指除了上述規定的四項情形之外的其他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情形。
刑法對利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騙取他人財物的犯罪的處刑規定為三檔。第一檔刑為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第二檔刑為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三檔刑為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什么行為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問題進行的解答,您如果需要更多的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法律援助范圍
2021-03-16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2021-02-03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發生房產糾紛應該怎么做
2021-03-19哪些法律規定情形可以退房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