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合同詐騙怎么辦
無論是合同的民事欺詐還是合同的刑事欺詐都是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民法和刑法關于合同欺詐應當承擔的責任的規定,在問題發生時,可以采取以下補救措施:
1、協商變更和解除合同。協商變更,包括對合同的內容進行修改或者補充。協商解除,是雙方當事人通過協商,在合同關系有效期限尚未屆滿前提前終止合同。協商變更和協商解除這種補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詐方往往予以拒絕,在這種情況下,被欺詐方應當采取其他措施。
2、不予履行。不予履行適用于被欺詐方發現已簽訂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規定,對方有欺詐嫌疑,雙方簽訂的合同可能為欺詐性的無效合同的場合。在這種場合,被欺詐方應暫不履行合同規定的內容,如不予發貨,不予付款,以免造成財產無法返還。
3、中止履行。中止履行適用于被欺騙詐方已經開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畢,發現合同可能為欺詐性合同,對方有欺詐嫌疑的場合。在這種場合,被欺詐方應當暫時停止履行。
4、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如果被欺詐方在履行前或正在履行中發現合同屬于欺詐性的合同,對方有欺詐嫌疑的場合,且雙方沒有訂立書面仲裁協議,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該欺詐性的合同無效。在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發現對方有欺詐嫌疑的,要及時起訴;在起訴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收集證據、寫好起訴狀等;在發現欺詐方可能處分或轉移已經履行的財產的,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財產保全。
5、及時向司法機關報案。合同欺詐的案件有許多都是觸犯刑律的,欺詐方應負刑事責任。在發現欺詐方隱匿財產不能履行或欺詐方潛逃之后,被欺詐方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人民檢查院或人民法院報案,并積極提供各種線索,收集有關合同欺詐的證據,協助司法機關快速偵破合同欺詐案件,以挽回因合同欺騙詐所遭受的經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15驅逐出境還可以入境嗎
2021-03-14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0-11-15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