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延長工作時間(即加班),應與勞動者協商。既然是協商,當然就應該就加班時間和加班報酬協商一致,否則就是強迫勞動。
只有四種情況不得拒絕加班: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資財遭到嚴重威脅,需要緊急處理;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須及時搶修;
3、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
4、為完成國防緊急任務,或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外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以及商業、供銷企業在旺季完成收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緊急任務。
除了這4種情況外,單位要求員工加班,必須與員工協商。單位采取不正當手段要求員工加班,員工可以拒絕。雖然在上述4種情況下,員工不得拒絕加班,但單位還是應該支付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必須按照勞動法第44條規定的標準支付。拖欠或克扣勞動報酬或加班工資的,可以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條或《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解決。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張,后者需要勞動部門責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張。
那么國慶節若是加班,可以得到多少加班費?
按照國務院放假規定,2016年國慶節從10月1日至10月7日,共放假7天。這7天,只有前三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雙休日調休。因此,勞動者在前三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單位應該按照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筆錢不得以調休來抵銷。10月4日至7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我國最新《勞動法》關于工作時間與加班時間的規定
1、《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2、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一、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
二、企業中的長途運輸人員、出租汽車司機和鐵路、港口、倉庫的部分裝卸人員以及因工作性質特殊,需機動作業的職工;
三、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侮辱誹謗罪立案標準
2021-02-19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房屋征收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042020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24少數民族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0公房拆遷可以繼承嗎
2021-03-08拆遷安置房遺產稅怎么繳納
2021-01-05住宅和配套設施之間的距離怎么選擇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