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的五大原則具體內容
(1)平等原則
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
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2)自愿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自愿原則是貫徹合同活動的全過程的,包括:第一,訂不訂立合同自愿,當事人依自己意愿自主決定是否簽訂合同;第二,與誰訂合同自愿,在簽訂合同時,有權選擇對方當事人;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愿約定;第四,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協議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可以約定違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總之,只要不違背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的規定,合同當事人有權自愿決定。
當然,自愿也不是絕對的,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當事人訂立合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3)公平原則
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要大體上平衡,強調一方給付與對方給付之間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負擔和風險的合理分配。具體包括:第一,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不得欺詐,不得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第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誠實信用原則具體包括:第一,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第二,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第三,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綜上可知,在簽訂合同的時候,當事人需要遵循的原則包括五種,即公平原則、平等原則、自愿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以及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這些都是《合同法》中進行要求的,同時也是當事人應該注意的地方。如果您對上述問題存在疑問,不妨向律霸網的律師詢問,專業的律師能為您答疑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