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審判的程序怎么進行
1、開庭前的準備:各人進場,書記員點清當事人是否到其并宣布法庭紀律,然后法官們進場,全體起立,坐下后,審判長敲敲法錘,宣布開庭,簡述案由,當事人,介紹審判人員,然后告知當事人他們的訴訟權利義務,問當事人有沒有要回避的,沒有的就繼續進入下一輪,有的要延期審理。
2、法庭調查,首先由公訴人讀起訴書或原告讀起訴狀,原告有代理人的要讀代理詞,然后被告自我辯護,由代理人的要讀辯護詞或答辯詞。接下來雙方輪流舉證,并就證據能否被采納或其證明力大小互相辯論。
3、法庭辯論,等雙方都舉證完了,審判長宣布結束法庭調查,開始法庭辯論,公訴人,被告人或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會輪流發表對自己有利的對案件的處理意見,針鋒相對,是整個審理中最精彩的部分。
4、被告人做最后陳述(刑案)或雙方當事人作最后發言(民案)。當審判長認為辯得差不多了,事實都辯清楚了,會結束法庭辯論,進行這一環。
5、合議庭退庭評議,討論如何判案。這是秘密進行的。
6、當庭宣判(很少這樣)或宣布定期宣判。宣布完了以后,審判長敲敲法錘,退庭!
一審和二審的區別有哪些
1、性質不同。
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
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
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5、審理方式不同。
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7、審理期限不同。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法庭審判的程序和一審和二審的區別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一審和二審的區別包括性質不同、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2020年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7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