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避為什么延期審理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二、什么是延期審理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經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后,或者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由于出現某種法定事由,使開庭審理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開始的庭審無法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延審理的一種訴訟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三、訴訟中止與延期審理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
訴訟中止可以發生于訴訟程序開始以后一直到判決作出以前的任何訴訟階段,而延期審理則只能適用于開庭審理階段。
2、適用效果。
訴訟中止將造成本案訴訟程序的中途擱置,受訴法院和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就本案的一切訴訟活動都應當停止進行;延期審理只是將本案開庭審理的日期拖延,有關訴訟活動并不因此停止,比如通知證人到庭。
3、恢復審理上。
訴訟中止的法定情形來自于訴訟外,何時恢復訴訟,通常受訴法院是很難左右的;但是延期審理的法定情形來自于訴訟之中,恢復審理的日期通常由人民法院確定。
4、法定情形是不同的。
延期審理適用于: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情形的;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其他應對延期的情形。中止審理適用于: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破壞軍人婚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21已經抵押給別人的房產還能做訴前保全嗎
2020-12-09倒車時撞死兒童,對方不滿要求額外賠償怎么辦
2020-11-26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