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再審有時間限制嗎
有。
二、過往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提出。對此沒有規定例外情況。
2007年修改民事訴訟法時,有的提出,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二年后才發現某些再審事由的情形,一律按照“二年內提出”的規定,限制申請再審,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因此,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在第一百八十四條中增加規定“二年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2012年8月31日發布了民事訴訟法。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作了修改。
三、最新民事訴訟法中申請再審期限的規定
一是將二年的申請再審時間縮短為六個月;
二是將后來才可能被發現的再審事由增列為四種;
三是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的申請再審時間延長為六個月。
需要明確的是,目前本條規定中,申請再審的六個月時間限制為不變期間,不存在中斷或中止的情況。
一般六個月的期限是從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時才開始起算的。
但在以下四種情況下,當事人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期間及其起算點是不同的:
第一,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二,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三,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四,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目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既符合我國民事訴訟司法實踐的要求,也有其他國家民事訴訟法的類似制度可作比較。在大陸法系的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都有再審期間的例外規定。例如,德國、日本民事訴訟法和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原審訴訟中未經合法代理的,即使已經超過了再審期間,當事人仍然可以依據這一再審事由申請再審。
綜上所述,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二年的申請再審時間縮短為6個月,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3個月的申請再審時間延長為6個月。如果您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是還有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想要了解,小編建議您不妨登陸我們律霸網的網站進行在線律師咨詢,他們將針對您的問題為您做出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和正式工的區別
2021-01-22財產保全擔保費退嗎
2021-01-06簽諒解書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5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