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別人名義簽訂合同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冒用公司名義簽訂合同已經構成無權代理,嚴重者還可能觸犯刑法遭到刑責。
刑法規定
我國《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民法規定
中國《民法通則》將無權代理概括為三種表現:未經授權的“代理”。民事主體未經他人授權,也沒有法律的規定或國家主管機關的指定而擅自以他人名義所為的行為;代理權消滅后的“代理”。代理權基于被代理人的撤銷、有效期限屆滿、代理事務已完成或附解除條件之代理中在因條件成就而消滅后,原代理人仍以原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超越代理權限的“代理”,則超越代理權限的部分屬于無權代理。
對狹義無權代理及其法律后果的規定,見于《民法通則》第66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币来艘幎ǎ酮M義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為訂立合同行為而言,該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處于未定狀態,其民事責任的承擔取決于被代理人是否對無權代理行為予以追認。如果被代理人追認,則該無權代理轉變為有權代理,所訂合同對被代理人產生拘束力,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被代理人不予追認,則所訂合同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其民事責任,自應由無權代理人承擔。可見,因無權代理所訂立的合同的法律后果,就其效力而言,為效力待定合同;就其民事責任的承擔而言,則取決于合同效力狀態的確定。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借用別人名義簽訂合同之后冒用他人名義者可能會面臨刑事責任,因此當事人雙方簽訂合同的過程中需要謹慎小心。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企業改制上市必須選中介機構嗎
2020-12-31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