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制格式條款需要注意什么
從宏觀角度來看,加強相應制度的建立完善成為了當務之急。
1、公正干預制度的建立
所謂公證干預,是指國家利用公證手段,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是重大的民事流轉的合同實施影響、控制和干預;通過立法,在實體法中,規定某些合同必須公證,將公證作為該格式合同生效的法定條件;在程序法中,賦予公證機構對合同的審查權修改建議權、生效證明權、拒辦權及合同價款監督權。在公證過程中,公證人員要告之當事人,特別是要告之格式條款的非提供方,要詳細閱讀合同條款,充分了解合同條款的含義,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2、信息監管制度的完善
國家行政監管機關對受理的格式條款備案申請,實行網上審批,建立格式條款監管信息數據庫。對使用的格式條款違反其他法律、法規,未在規定期限內備案,存在利用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不良行為的企業,寫入其信用評價指標,并且在全國實現信息的共享。
3、行業協會在消費者保護職責方面的強化
行業協會在消費者保護方面的基本職責有必要進一步進行規范。為此,必須加強行業協會的自身建設。只有確立一個在行業中有相當地位的行業協會,才能強化協會在消費者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國各行業協會的地位和作用亟待加強,這種加強需要監管當局和法制提供條件。
4、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的提高
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要了解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細察約定的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要看經營者是否依照公平合理、利益和風險共擔、權利和義務對等的原則制定條款,有無故意規避或轉嫁法律責任的情況;對經營者提供的涉及專業性較強的格式合同,要注意向有關專業人士請教;對于口頭承諾的內容,應要求寫進合同。
5、公益性訴訟的制度的借鑒
在我國,消費者受到不公平的交易條件對待時,出于時間、精力、訴訟費用以及可能的回報等因素的考慮,往往選擇忍受。即使某一個具體案件的糾紛獲得解決后,如果經營者繼續重復使用不公平的條件或者條款,則其他消費者仍然會落入該不公平交易條款的陷阱。解決該難題,國外的公益訴訟制度的規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法律規定直接賦予消費者保護團體訴訟主體地位,消費者保護團體能夠以自己的名義提起消費者損害賠償訴訟和請求停止或禁止違法行為訴訟。由于其往往比普通的個體消費者具備較多的鑒別商品或服務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因此在訴訟方面具有較多的優勢,更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以上就是一些關于規制格式合同的建議。格式合同因為其特殊性也受到很多關注。這就要求消費者一方在簽訂格式合同時應該辨析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關系,避免對方過度加重己方責任,出現明顯不公平的現象。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滴滴釣魚執法怎么辦
2021-01-05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有什么區別?
2021-01-15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