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協議變更程序是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變更執行和解協議也是實施自治的,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就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變更后高人民法院提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五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并向人民法院提交變更后的協議,或者由執行人員將變更后的內容記入筆錄,并由各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的后果
一、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
二、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哿艉吞崛∈蔷o密相聯的兩個執行措施,扣留是臨時性措施,是將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暫扣下,仍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準其動用和轉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如超過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該項收入交付申請執行人。
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所得的金錢,應及時交付申請執行人,并結束執行程序。
四、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
在搜查中,如發現有應依法查封或者扣押的財產時,執行人員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查封、扣押。如果來不及制作查封、扣押裁定的,可先行查封、扣押,然后在48小時內補辦。
五、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
對當事人以外的公民個人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交出。經教育仍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就依法強制執行并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03條的規定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建議,給予其紀律處分。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有關單位轉交。有關單位和個人持有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因其過失被毀損或滅失的,人民法院可責令持有人賠償。拒不賠償的,人民法院可按被申請執行財物的實際價值或者票據的實有價值裁定強制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變更執行和解協議也是實施自治的,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就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變更后高人民法院提交。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12-04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保險經紀人組織制度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