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撤銷申請而終結執行后,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申請執行人申請撤銷執行申請到底產生何種法律后果?新民訴法解釋規定了在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內再次申請執行的,法院應當受理。此規定賦予了申請執行人撤銷執行申請后的再次申請執行的權利,也即是法院應當再次執行。關于該條司法解釋,作者持有不同意見。理由如下:
撤銷是一種取消,也即是對原來行為的一種取消。其本意是原行為的一種不復存在。筆者認為,因撤銷申請執行而終結是申請執行人主觀意志的體現,而因《民訴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終結是因為客觀情況不能的執行終結,如果客觀情況發生變化,原申請執行人當然可以再次啟動執行程序以實現其債權。但是,如果申請執行人主觀上發生改變,則不可以再次啟動執行程序。主觀上已經放棄追究被執行人的法律責任,何來事后的反悔?民事實踐之復雜在于當事人有其自主決定權,只要其自主決定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若在執行過程中雙方都認為自行可以解決好雙方的矛盾,不需要國家強制力介入又有何不可?
通過上文的理論分析,可以看出撤銷執行申請后具有不可恢復性、不可再申請性。但是立法者從政策上進行了考量,賦予了其可恢復性和可再申請性,對實踐會帶來一定的混亂:
其一,現行結案方式中,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已經具備了可恢復性且不受申請執行時效的限制,對于未實際了結的案件,此種結案方式是對債權人利益最大的保護。
其二,司法實踐中,申請執行人撤銷執行申請往往是雙方私下達成和解,如果申請執行人擔心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現行法律制度設計了撤回申請或者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制度,不必要走撤銷執行申請后再申請執行的路徑。
其三,法律并沒有規定撤銷執行申請的次數,如果任由申請執行人隨意性撤銷后又申請而不加約束,法院則反復啟動執行程序而造成司法資源的嚴重浪費。
其四,同一份執行依據卻有多起執行案件,對司法數據的統計造成一定的困惑,并不利于全面客觀地分析執行情況。
其五,申請執行人撤銷執行申請后再次申請執行,作為被執行人是否有權提起執行異議?如果說賦予申請執行人再次申請執行的權利是保護申請執行人,那么又該如何保護被執行人的利益?
申請執行人申請撤銷執行申請,是放棄法院執行機構通過強制執行手段實現自己的債權。此舉并非是申請執行人放棄了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的實體權利,而是放棄了使用國家強制手段保護自己債權的權利。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該條司法解釋所帶來的影響。筆者認為,從結論到事實的執行更需要理論的支撐,需要符合司法實踐的理論支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妨礙行政訴訟進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2-22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