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很多人在打官司的時候,往往都是會委托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的,這樣最終的判決也不會差到哪里去,而很多時候都是在債務或者合同糾紛里面,才會涉及到委托律師的問題。那要是夫妻中一方起訴離婚可以委托律師嗎?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作詳細介紹吧。
一、夫妻中一方起訴離婚可以委托律師嗎
起訴離婚,聘請律師不是法院受理的前提條件,當事人完全可以獨立參與訴訟過程,訴請準許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和判決子女撫養權。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享有訴訟參與權,包括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也就是說,起訴離婚時,當事人享有自主權,決定是否聘請律師。如果當事人具備基本法律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事實清楚,舉證簡便,沒有請律師的必要。
當然,若離婚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標的額巨大,證據收集難度指數較大,或者對方存在藏匿或轉移財產的可能性,想要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胸有成竹地爭取子女撫養權,建議聘請律師,予以專業性指導,勝訴才更有把握。
二、起訴離婚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1、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離婚案件屬于普通民事案件,原告要提起離婚訴訟,必須到被告住所地,即公民的戶籍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連續居住滿一年的居住地法院提起訴訟。
2、公民離開其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在外地居住一年以上(在外地住院就醫除外),或在某地連續居住達1年以上,該地為其經常居住地,如果對其提出離婚訴訟必須向該公民經常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公民離開其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在外地居住1年以上(在外地住院就醫除外),但沒有經常居住地,即沒有在任何地方居住達一年以上,如果對其提出離婚訴訟則須向其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
3、公民戶籍遷出后但尚未落戶,對其提出離婚訴訟的,如果該公民有經常居住地的,應向其經常居住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沒有經常居住地,戶籍遷出不足1年的,應向其原戶籍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戶籍遷出超過一年的,應向其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
4、公民被注銷城鎮戶口,對其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向原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應向原告經常居住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也被注銷城鎮戶口的,應向被告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
5、公民被勞動教養或監禁,對其提出離婚訴訟,應向原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應向原告經常居住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也被勞動教養或監禁的,被告被勞動教養或監禁1年以上的,應向被告原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被告被勞動教養或監禁1年以上的,應向被告被勞動教養或監禁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
6、公民下落不明或被宣告失蹤,對其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向原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應向原告經常居住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
7、公民為軍人的,非軍人一方對其提出離婚訴訟,或軍人一方提出離婚訴訟,如果軍人為非文職軍人,應向原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如果軍人為文職軍人,一般向文職軍人方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如果是軍人一方向非軍人一方提出離婚訴訟則應向非軍人一方的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非軍人一方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應向其經常居住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如果夫妻雙方均為軍人,離婚訴訟應向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團級以上駐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
但并不能認為訴訟離婚是必須要請律師的,法律方面沒有做出這樣的規定,而實踐中當事人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確定是否需要委托律師,畢竟請律師要支付律師費用,而這個費用往往都是比較高,因此最好考慮清楚再決定是否委托律師。
2020年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怎么算,撫養費給付期限是多久
離婚法律咨詢中最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