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執行人的授權委托怎么寫
我國民事訴訟法在執行程序中對被執行人的委托代理人的地位和作用并未提及,造成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認識。有的認為被執行人的委托代理人有權根據授權代理委托人在執行程序中的訴訟行為,有的則認為其存在并無法律意義。
應根據程序法的規定正確認識和理解被執行人委托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執行程序可分為執行通知和強制執行兩部分。執行通知階段是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必經程序,當被執行人收到執行通知后,被執行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其本人出庭,作出履行義務或相反的意思表示。在司法實踐中,最常見的情形是被執行人委托代理人在收到法院執行庭的執行通知書后,代表委托人出庭,以被執行人無履行能力作為抗辯事由,要求暫緩執行或暫不履行。申請執行人以生效的法律文書作為執行依據行使請求權,而被執行人通過舉證其抗辯事由的存在來行使抗辯權。當事人雙方各自主張自己的權利,而法院執行庭則負責核實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由于舉證責任主要在被執行人一方,因此在執行通知階段,被執行人的委托代理人完全有必要參加到執行程序中來,代表其委托人與申請執行人方相對應地行使權利。
強制執行階段是執行程序中,在執行通知期限屆滿被執行人仍拒不履行義務,法院執行人員對被執行人采取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查封扣押,變賣或拍賣被執行人財物,凍結、劃撥被執行人存款等強制措施,來保證法院生效裁判或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得以執行的過程。這一階段,執行法律關系主要在法院執行部門和被執行人之間展開,這個法律關系的核心是法院的單方行為,通過針對被執行人采取強制執行措施來執行法律文書。此時被執行人的抗辯申請已被法院否定。由于是被執行人而不是其委托代理人承擔實體義務,因此在強制執行階段,被執行人委托代理人的作用已幾乎沒有實際意義。
由此可見,被執行人的委托代理人在執行程序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執行通知階段。辯證地看待被執行人委托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的問題,是我們在目前民訴法規定不盡明細的情況下在司法實踐中應當采取的態度。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被執行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其本人出庭,作出履行義務或相反的意思表示,但是不能夠委托其他人,幫自己做一些受到法律限制的事情,所以具體問題還是要看實際情況決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