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長:
針對本案雙方的爭議焦點“結算條款期限”,我作為原告的代理人補充如下代理意見:
一、被告已超過“質量與數量”的異議期限,視為符合約定。
《合同法》第158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將標的物的質量或數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于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質量符合約定。
本案的質量異議期限是“入庫后兩個月”,即截至期限是2004年11月2日,被告已超出期限,同時庭審也不再堅持有質量問題,我在此不再錣述。關于數量異議期限,被告同樣也已經超過。因為通常來看,數量異議期限短質量異議期限長,這是常識。質量異議截至日期是2004年11月2日,那么數量異議截至期只能在此之內。但遺憾的是被告直到第一次開庭,在長達6個月的時間里(2004.9.3入庫——2005.3.1開庭)對數量異議只字未提,因此依據《合同法》第158條之規定,應視為數量符合約定。其實被告的行為是有原因的,在整個加工過程中,被告的工作人員于*寶、劉*志、陳三寶等一直住在被告處,負責技術指導和監督,原告加工的每個關鍵環節必須經他們的同意方能過關;交貨時間的推遲和數量的變更這么重要的事項被告能不知道嗎?所以被告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對兩項內容的異議只字未提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原告對結算條款的理解,符合承攬合同的規定。
《合同法》第263條規定:“……定作人應當在承攬人交付工作成果時支付,工作成果分批交付的,應相應支付”。依此規定,被告應在2005年9月3日支付已驗收合格的166件商品的貨款。
三、被告對結算條款的解釋于情不符,于法相悖。
按照被告對合同第九條的解釋,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合同約定數量是222件,若221件驗收合格,僅有一件不合格,那么被告就可以拒付221件的貨款,這一件商品永遠不合格,被告就永遠不付貨款了。這顯然是歪理,有失公平,并非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也與合同法相關規定相違背的。
四、原告申請價格鑒定有法可依。
被告收到家具166件,其中包括9件沒有約定價格,所以這9件家具屬于本合同的一部分,原告追要貨款于法有據。依據《合同法》第62條第(二)款之規定: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原告可以要求按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被告既不同意原告提出的價格又不同意價格鑒定,于法無據。
綜上所述,被告第一次開庭咬住質量問題不放,看到希望渺茫,又以數量為借口拒付貨款,恰恰說明質量也好數量也罷都是借口,其根本目的是不想支付貨款。所以被告的行為于情、于理、于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政府強行征地怎么上訪
2020-12-10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6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