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糾紛走法律程序有效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出現合同糾紛時,走法律程序解決糾紛是有效,并且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包括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合同爭議的解決】
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二、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
在實踐中確定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的難點,在于合同履行地的確定,理解和適用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履行地以當事人約定為準。除有例外,在通常情況下,合同履行地都以當事人合同中約定的履行地作為履行地。
2、當事人簽訂合同后并未實際履行,合同中約定的履行地是否可以作為管轄的依據,則區分情況來確定。如果當事人雙方的住所地均不在約定的履行地的,則此合同糾紛只能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如果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住所地在約定的履行地,則該履行地可以作為管轄法院的確定依據。
3、實踐中還會遇到大量當事人未約定履行地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則應根據合同的不同性質,來確定履行地,因為,合同性質不同,履行地的確定也就存在差別。
4、合同的名稱與合同所涉權利義務不一致時,應當按照合同的權利義務來確定合同的性質并由此確定合同的履行地;如果按照合同的權利義務內容難以確定合同性質的,則應結合合同名稱和合同權利義務的內容來判定合同性質,如果合同名稱與部分權利義務內容相符的,以合同名稱來確定合同性質,進而確定合同的履行地。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條?【法律適用】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七十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出現合同糾紛時,走法律程序解決糾紛是有效,并且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包括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0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違停、霸占車位,交警部門聯合執法整治,有何法律規定
2020-12-19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