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不知道被告詳細資料怎么辦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起訴時沒有明確的被告是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所以起訴人要想辦法獲得被告人的信息,起訴人可以委托律師調查被告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舉證期限的計算
《證據規定》33條規定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從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在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即送達舉證通知書,從這一點看該規定并無不妥之處。但實務中并非每一個案件爭議的焦點都十分明確,一是從訴狀中看似爭議重大的問題,經被告答辯后予以承認,該部份事實的證據無需再舉,二是舉證責任的分配一般由人民法院確定,而具體操作中則是承辦此案的審判人員,但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時一般是由立案庭人員送達舉證通知書,可能會出現“事不對題”的舉證通知。因此,從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舉證期限有失偏頗。
舉證通知書不一定與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同時送達。一是可以將“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舉證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的規定改為一般規定,可以有例外的情況,供審判人員掌握。《證據規定》33條同時要求人民法院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等。有的案件可以在爭議焦點確定后再分配舉證責任和明確舉證要求。二是將舉證期限“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改為“自當事人收到舉證通知書的次日計算”更為準確,更符合實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起訴時沒有明確的被告是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所以起訴人要想辦法獲得被告人的信息,起訴人可以委托律師調查被告人信息。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以租代賣是否違法
2021-03-14征地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02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