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在一般的見解認為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權利的時候,應具備以下要件:
(1)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處分其財產或者權利的行為。表現為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產以及以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等。
(2)債務人實施的處分行為須發生于債成立之時或之后。否定行為發生于債成立之前,認為若債務人實施的處分行為發生于債成立之前,則債務人損害債權人債權的實現的惡意無從談起。
(3)債務人的處分行為已發生法律效力。
(4)債務人的處分行為會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對債權人造成損害”是指行為導致債權人的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
(5)債務人和受讓人主觀上有惡意或過錯。將處分行為分為無償處分行為和有償處分行為。
①對無償處分行為,不考慮債務人和第三人(受讓人)的主觀態度。
②對于有償處分行為,只有當債務人和第三人(受讓人)雙方在實施行為時都具主觀上的惡意或過失,債權人才得行使撤銷權。而當第三人為善意時,認為撤銷權的行使不利于保護該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有違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的法律原則;當債務人為善意,第三人為惡意或過失時,屬于第三人侵權,故也不發生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問題。
二、撤銷權是合同保全制度的手段
合同保全制度的意義在于保護一般債權人的利益,彌補擔保制度和民事強制執行制度的不足。確立和完善合同保全制度對于保障合同債權的實現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一制度的確立,允許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和撤銷權,使合同債權的效力在特殊情況下可及于第三人,能夠有效地防止債務人實施各種不適當的行為逃避債務。在現實生活債務人往往采取隱匿財產,與第三人通謀轉移財產等方法逃避合同債務。目前我國“付債難”“執形難”的現象極為普遍。
撤銷權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降低交易風險,以法律手段保障經濟和契約信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個人、團體、及法人在社會中的契約,經濟地位越來越明顯,個體之間的契約、經濟關系在日趨成熟的同時,也越來越更加復雜化,原有的撤銷權的成立要件已經明顯不能良好地體現撤銷權它最初的立法意旨了,所以有必要對撤銷權的成立要件加以完善和修改。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現代合同立法應重新確立撤銷權的成立要件有哪些的法律知識,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以財產為目的的處分其財產的行為,即直接地以財產權的取得、喪失、變更為目的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12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0-11-28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什么是拆遷補償款截留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