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訂立合同時因情況緊迫或缺乏經驗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例如,某人因資金嚴重短缺或經營上的迫切需要,而向他人借高利貸,此種借貸合同大多屬于顯失公平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
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這不僅是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而且切實保障了公平原則的實現。顯失公平的合同主要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這種合同在訂立時對雙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根據我國民法,合同尤其是雙務合同應體現平等、等價和公平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合同正義。然而根據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要承擔更多的義務而享受極少的權利或者在經濟上要遭受重大損失,而另一方則以較少的代價獲得較大的利益,承擔極少的義務而獲得更多的權利,例如某人投資額占全部投資的大半,但利潤的分配比例僅占5%等等。如果利益的不均衡違背了民法的等價、公平原則,也違反了當事人的自主自愿,就有可能構成顯失公平的合同。當然,這種利益的不公平是在合同訂立時已經形成的,而不是在合同訂立以后形成的。如果在合同訂立以后因為市場行情的變化等原因,而使合同對一方不公平,可能屬于情勢變更的范疇,而不應按可撤銷合同處理。
第二,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如標的的價款顯然大大超出了市場上同類物品的價格或同類勞務的報酬標準等。一般來說,在市場交易中出現的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不平衡的現象有兩種情況:一是主觀的不平衡,即當事人主觀上認為其所得到的不如付出的多,換言之,其主觀上所應得到的并未得到;二是客觀的不平衡,即交易的結果對雙方的利益是不平衡的,一方得到的多而另一方得到的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求各種交易中給付和對待給付都達到完全的對等是不可能的,做生意總會有賠有賺,從事交易必然要承擔風險,更何況交易風險都是當事人自愿承擔的。如果當事人因某個交易不成功或者某個合同虧本,就以顯失公平為由要求撤銷合同,顯然違背了顯失公平制度所設立的目的。該制度并不是為了免除當事人應承擔的交易風險,而是禁止或限制一方當事人獲得超過法律允許的利益。
第三,受害的一方在訂立合同時缺乏經驗或情況緊迫。也可以說,在訂立合同時受害人因無經驗,對行為的內容缺乏正當認識的能力,或者因為某種急需的及其他的急迫情況而接受了對方提出的條件。由此可見,顯失公平的合同對于利益受損失的一方而言,并不是其自愿接受的。由于顯失公平的合同在訂立過程時具有瑕疵,利益受到損害的一方并未充分表達其意思,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顯失公平的合同也可以說是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當然,這種意思表示不真實也的確與利益受損失的一方的過失有某種聯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時用什么解決方式最好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