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簽試用合同不簽勞動合同是違法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9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開始工作之時就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對于新上崗的勞動者,用人單位與其可以約定試用期,也可以不約定試用期。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應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將試用期與勞動合同分隔開來,是違法的。
現在很多公司迫于勞動合同法的要求,必須在新員工入職后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很多公司采取的做法是簽訂一份為期三個月左右的試用合同,而非真正的勞動合同。其實,這種只簽試用合同不簽勞動合同的行為是不被我國法律所允許的。
《勞動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在試用期內,假如員工或用人單位想辭職或解聘員工時,雙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是不一樣的。主要表現在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則需證明勞動者在試用期間存在不符合錄用條件的情況,方可解除勞動合同。
至于見習期與試用期的區別在于,見習期是對應屆畢業生進行業務適應及考核的一種制度,不屬于勞動合同制度的概念,而是屬于人事制度下的做法。根據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招收應屆畢業生后,原則上都要安排見習,期限為一年。見習期滿如果合格,則對該職工辦理轉正手續,為其評定專業職稱,聘任相應職務,確定工作崗位。勞動部在1996年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時也以復函的形式規定“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新分配到用人單位工作的,仍應按原規定執行為期一年的見習制度,見習期內可以約定不超過半年的試用期。”從性質上看,見習期也是一種試用期。
以試用期為由不簽勞動合同的做法是不合法的。由于找工作比較困難,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利用勞動者的勞動法律知識欠缺,常用“試用期”來蒙人,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以達到隨時解聘員工和在發生勞動爭議時使員工手無“憑據”的目的。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