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死后的財產分配如何進行?
老人死后的財產分配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按照老人的志愿意識來進行分配。老人去世之后財產分配問題,涉及的是遺產繼承的問題,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遺產繼承發生在當事人已經死亡的情況下,換句話說,只有當事人已經死亡了才會出現遺產繼承的情況。而在這種法律關系下,當事人為繼承人和被繼承人。被繼承人生前享有財產而因為死亡使得財產發生轉移,而繼承被繼承人死亡后所留下的遺產的當事人就被稱為繼承人。我國規定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自動稱為繼承人的稱為法定繼承,而對于因為合法遺囑接受遺產的人也是繼承人,而兩者的繼承關系主要是一份遺囑所形成。而繼承人依法享有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遺囑享有被繼承人所留下的財產就被稱為繼承權。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遺囑繼承,被繼承人生前,在自愿且清醒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意愿所立下的遺囑,同時可以申請律師或者相應的公證機關進行公證。第二種被稱為遺贈,將自己的遺產捐贈給國家,集體以及所有除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同時這種情況也要遵循被繼承人生前自己的意愿進行。第三種則是,遺贈撫養協議所產生的繼承與被繼承的關系,被繼承人生前根據自己的意愿與撫養人之間訂立合同,合同說明撫養人應當承擔起被繼承人生老病死喪葬的一些事宜的義務,而這種義務結束以被繼承人去世為止,在此之后,被繼承人名下的全部或者部分的遺產將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目前比較少見。主要應用是在無子養老的情況下,部分養老院中可見。最后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法定繼承。該關系在上述三種均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緣關系遠近來確定其順序。
而在上述四種情況中,如果出現沖突,或者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情況時,效力最高的是遺囑撫養協議,其次是遺贈,最后才是法定繼承。遺囑根據時間的先后進行判定效力,以被繼承人最后一次訂立的遺囑為準。
二、法律規定。
根據《繼承法》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是可以通過法律直接指定,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還可以通過同他人簽訂遺贈撫養協議。由此產生了三類繼承權主體:
法定繼承人
遺囑指定繼承人
扶養協議指定繼承人
應該給要注意的是,《繼承法》第28條中規定,財產分割的時候,應當保留對于未出生胎兒的合法權益,保留其繼承權與繼承份額,但是當胎兒出生是一個死胎時,應當根據他所產生的繼承關系進行繼承。
我們國家關于繼承這個問題,首先是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意愿的,也就是如果被繼承人留下了合法有效的遺囑,那么應當完全的按照遺囑規定的內容發生繼承,不存在遺囑的話才會按照法定繼承。同時遺囑如果進行公證的話,它的效力是非常高的。
放棄繼承債權債務申請該如何進行?
怎么對繼子女繼承權進行確定
被繼承人要如何訂立錄音遺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結案可以傷殘鑒定嗎
2021-01-01房屋拆遷補償流程
2021-01-26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