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護被告人的權益辯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在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方面,辯護人的職責有哪些。如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六種情形之一的人,就不應當受到刑事追究,已經追訴的,辯護人應當依法促使公安司法機關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因錯誤追訴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損失的,應負有責任的機關應予以賠償;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的,應當提出無罪辯護意見。
已經構成犯罪的;應當要求司法機關堅持罪刑相適應原則,公正司法;同時要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上的幫助,解答其提出的法律上的問題,講解其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義務,為被告人代寫法律文書;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如維護其申請回避權、辯護權、上訴權等,對侵犯其訴訟權利的行為,提出糾正的要求或向有關部門提出控告;結合辦案,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充分發揮辯護人參加訴訟的社會效能;等等。
二、相關知識
1、只能依據事實和法律進行辯護,不得捏造事實和歪曲法律。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必須始終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基本原則,在任何情況都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編造口供、串供、偽造、毀滅證據或者威脅、引誘證人提供不實證據。
2、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
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作無罪辯護時,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重點查明和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控事實不是其所為或系誣告、陷害或是錯告、舉報失實,因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本沒有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
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依照法律規定不認為是犯罪;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可以免除刑罰,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于負責偵查的機關經過兩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正當防衛行為或緊急避險行為;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包括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是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的某些犯罪,按照當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等。
在我們法律體系中,這樣的法律名詞關系還有著許多,想要弄明白,我們必須花費一定的心力。然而,最為重要的是想要更好的使用法律,我們還必須得對相關知識有著一定的了解。相關問題如果還有疑問,歡迎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被強制買東西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11-22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期是幾個月
2020-12-08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