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作為證人的條件,開庭時證人拒絕出庭怎么辦
(一)對拒不出庭作證的證人采取相應的法律制裁。
(二)對證人實行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
(三)對證人出庭作證所導致的經濟損失要給予補償。
具體補償項目包括:誤工費;交通費;外地證人的住宿費、伙食補助費;無固定工資收入人的勞動收入損失。至于具體的計算訴訟法,各地可以參照本地區一般國家工作人員的出差標準,也可以根據本地區的生活水平制定專門標準。
(四)對公民加強法制及素質教育,提高其出庭作證的自覺性。
不能不承認,近些年來我國公民法律意識有所增強,但于先進國家相比,還是落后的。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國家的今天,普及法律知識便顯得更加重要。要使公民懂得,依法出庭作證既是公民的一項權利,更是公民的一項義不容辭的義務。以此提高公民出庭作證的自覺性。
同時,要大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正氣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風范,為證人提供一個良好、寬松的社會環境。
能作為證人的條件
(一)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在訴訟角色上,了解案情的人(如法官、檢察官、公安機關、鑒定人等)應當優先履行證人義務。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二)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但是,雖然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如果能夠辨別是非并能夠將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準確表達出來,如盲人講述所聽到的情況,聾、啞人講述所看到的情況等,依法也可以作為證人。對于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對于你提出的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如果拒絕出庭可以對拒不出庭作證的證人采取相應的法律制裁,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