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的意思表示,這主要是當《合同法》第六十五條中的當事人約定理解為債權人之間的約定時,與《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的債權人同意不易區分。小編認為第六十條中的當事人應理解為(1)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并告知第三人;(2)債務人與第三人約定由第三人履行。因為第三人代為履行與債務轉移產生的法律效果完全不同,在第三人代為履行的法律關系中第三人為該合同的履行主體不承擔繼續履行及違約的責任;而在債務轉移中第三人代替原債務人成為新的合同主體,承擔繼續履行及違約的責任。這兩種法律關系的區分對債權人及第三人影響較大。所以要求債權人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即債權人、債務人、第三人達成三方協議,同意轉移債務或債權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移協議。但若債權人默示受領的則不能一味認定為債務轉移,因為作為債權人而言只要有人愿意履行義務固然很好,但接受他方為合同的主體需要綜合考慮其信譽、資歷等情況,在不能明確債權人是否接受他方為合同主體的心理基礎時,讓其承擔債務轉移的后果,對債權人而言有失公允。這時則要綜合其他兩個因素予以確定。
第三人與合同當事人之間的關聯度。如第三人與債權人之間存在直接的三角債關系,則可以認定為債務轉移,因為第三人與債權人、債務人之間的合同履行存在著厲害關系,不僅是為協助履行的行為更是完成個人合同義務的需要。此種情況并未加重第三人的責任,而債權人若是知道此種關系,心理上有接受第三人為合同主體的心理基礎。認定為債務轉移對雙方而言并無不妥。如第三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著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人知道該關系接受第三人履行的,也可以認定為債務轉移,理由同上。當人這里講的債權債務都是可以轉移的。但如債權人不知其合同關系,而是默示受償的,則要考慮另外一個因素。
第三人有無承擔履行不能的意思表示,若在上述情況下第三人有愿意承擔履行不能責任的意思表示,而債權人又默示受償的則可以認定為債務轉移。因第三人有承擔合同后果的意思表示(抵押、擔保等)而債權人有受領之行為,有受償之保障,對雙方并無大礙。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三人代為履行及債務轉移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