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審判決后由于被告在十五日內上訴,其文書并未生效,二審判決后的法律文書是自送達之日起立即生效的,進入執行程序的前題是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因此應從二審判決生效日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起始日期。
二、一審判決后十五日內如不上訴即視為一審法律文書生效,但二審判決內容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所維持不僅是原判內容也應包括原判生效時間,因此應從一審判決依法應生效日的十日后作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起點日期,否則象我所經歷二案:一審和二審之間的判決,一案歷時四個月,一案歷時九個月,那當事人起不吃虧太大且有失公平、公正之立法精神。
經上兩種觀點似乎都有道理,到底該如何收取遲延履行金請貴報予以答復。十萬火急!
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我不同意第二種觀點。雖然二審判決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是這種二審判決同樣是作出后即生效的終審判決,原判決會因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的上訴而不當然有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遲延履行金應當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所以也就是說,應當自二審判決后十日后作為收取遲延履行金的開始日期。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3條:“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傷人立案后要怎么處理
2020-11-22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小產權房補償款訴訟平息后再分配
2021-01-15檢察院認為監管場所理意見不當如何處理
2021-02-04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