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權法保護時間與保護方法有哪些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作品的作者是公民的,保護期限至作者死亡之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品的作者是法人、其他組織的,保護期限到作者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未發表的,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
但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二、著作權保護的限制有哪些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 ,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三、著作權中鄰接權的概念是什么
鄰接權是指作品傳播者對在傳播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勞動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又稱為作品傳播者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廣義的著作權可以包括鄰接權。狹義的著作權與鄰接權的關系極為密切。沒有作品,就談不上作品的傳播,因而鄰接權以著作權為基礎;對于著作權合理使用的限制,同樣適用于對鄰接權的限制;鄰接權的保護期也為50年。鄰接權與著作權的主要區別是:鄰接權的主體多為法人或其他組織,著作權的主體多為自然人;鄰接權的客體是傳播作品過程中產生的成果,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本身;鄰接權中除表演者權外一般不涉及人身權,而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探視權是指什么
2020-11-17股權轉讓協議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1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回遷房有居住期限嗎
2021-01-13農村宅基地征收拆遷會如何補償
2021-01-05動遷房買賣糾紛怎么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1-28誰有權獲得公房拆遷補償款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