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方式與約定不一致怎么辦
合同實際履行與簽訂時不一致時,以實際履行為準
在一般情況下,勞動合同自雙方當事人簽字之日起生效。如果雙方當事人根據特定的需要,在勞動合同中對生效的期限或者條件作出特別約定的,那么當事人約定的時間或條件一旦成立,勞動合同即生效。生效時間不應早于簽字時間。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生效時間的,以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生效時間。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間不一致的,以最后一方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準。
勞動合同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起始時間履行勞動合同。有時勞動合同約定的起始時間與實際履行的起始時間會不一致,這時則應按雙方當事人實際履行勞動合同的起始時間確認。
合同履行包括哪些方面
一、合同履行是當事人的履約行為
由于合同的類型不同,履行的表現形式也不盡一致。但任何合同的履行,都必須有當事人的履約行為,這是合同債權得以實現的一般條件,也是債權與所有權在實現方式上的基本區別。合同的履行通常表現為義務人的作為,由于合同大多是雙務合同,當事人雙方一般均須為一定的積極作為,以實現對方的權利。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合同的履行也表現為義務人的不作為。無論是作為還是不作為,都是義務人的履約行為。
二、履行合同的標準
履行合同,就其本質而言,是指合同的全部履行。只有當事人雙方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全面、正確地完成各自承擔的義務,才能使合同債權得以實現,也才使合同法律關系歸于消滅。因而,當事人全面、正確地完成合同義務,是對當事人履約行為的基本要求。只完成合同規定的部分義務,就是沒有完全履行;任何一方或雙方均未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則屬于完全沒有履行。無論是完全沒有履行,或是沒有完全履行,均與合同履行的要求相悖,當事人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三、履行合同的行為過程
當事人完成合同義務的整個行為過程,不僅包括當事人的依約交付行為,而且還應包括當事人為完成最終交付行為所實施的一系列準備行為。盡管在通常情況下,準備行為并非合同義務,但絕不能因此得出準備行為不是合同履行行為的結論。準備行為是最終履行行為的基礎或前提,甚至可以說沒有準備行為即沒有最終的履行行為。合同的履行是一個過程,這其中包括執行合同義務的準備、具體合同義務的執行、義務執行的善后等。在這一過程中,具體合同義務的執行是合同履行的核心內容,傳統意義上的合同履行,指的就是這一階段的合同履行。然而,為執行合同義務所作的準備和義務執行完畢后的善后義務,固然不是合同規定的義務,但因其與第二階段意義上的合同履行具有密切的聯系,也是合同履行的內容。這同時也是現代合同法發展的趨勢所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司法實踐中,合同實際履行與簽訂時不一致時,以實際履行為準,當然雙方也可以簽訂被協議,重新約定合同履行方式。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獨家代理合同有效嗎
2021-03-05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