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調解書能否確認優先受償權
法院調解是一種調解活動,不是審判活動,不能對實體權利作出判決。所以不能對優先受償權做出判決。
法院調解的原則
所謂法院調解的原則,是指在進行調解活動和達成調解協議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和當事人應當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調解應當遵守以下兩個原則:
(一)自愿原則
自愿原則,是指進行調解工作和達成調解協議都必須以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為前提,不能強迫。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在程序上的自愿。即用調解的方式解決民事糾紛,要雙方當事人自愿。《民事訴訟法》第8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最高法院《民訴法適用意見》第92條也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堅持不愿調解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2、在實體上的自愿。即是否達成調解協議和達成什么樣的調解協議必須體現當事人的真實意愿。《民事訴訟法》第88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愿,不能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是當事人對自己權利自由處分的體現,是當事人之間民主協商的結果,必須充分反映當事人的意愿。審判人員可以根據法律政策對當事人進行引導,向當事人提出調解的建議,但是,不能將自己對案件的處理意見強加給當事人。
(二)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主持的調解活動和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合法原則要求:第一,調解活動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第二,當事人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內容,不得違背國家政策、法律的規定,不能損害國家、集體和其他公共利益。在理解合法原則時,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問題:第一,要正確處理自愿與合法的關系。調解必須當事人自愿,但當事人自愿的,不等于都合法。第二,對調解協議合法性的要求與判決合法性的要求程度不同。法院調解不僅僅是法院運用審判權解決民事糾紛,同時,也是法院行使審判權和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結合。當事人可以在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況下,對自己的民事權利自由處分。
調解協議的內容是當事人對自己權利自由處分的體現,是當事人之間民主協商的結果,必須充分反映當事人的意愿。法院調解是一種調解活動,不是審判活動,不能對實體權利作出判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監護人在被監護人緩刑期間能否出境
2021-01-09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