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成立事由一般有哪些
一、一般抗辯事由
1、職務授權行為(依法執行公務)
是指法律授權及有關規定,在必要時因行使職權而損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的行為。
條件:有合法的授權;執行職務的程序和方式合法;執行職務的活動是必要的。不造成損害就不能執行職務。
2、正當防衛
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構成:現實性;必要性;針對性;目的性;合理性。
3、緊急避險
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用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利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構成:危險的緊迫性;避險的必要性;避險行為的合理性。
二、特殊抗辯事由
1、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擴大存在有過錯。會產生兩種情況
部分免除(民法通則:131條: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
全部免除(只要受害人對侵害結果的產生存在過錯或故意,就全部免除行為人的責任。例如: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只有損害人故意,才能免除行為人的責任;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不承擔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2、第三人過錯
第三人過錯的法律后果是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當第三人的過錯是損害發生的惟一原因時,第三人過錯是免責的事由。純粹是第三人的過錯所致,由第三人承擔責任。第三人過錯是損害發生的原因之一時,加害人的行為也是損害發生的共同原因時,則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八條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3、不可抗力
怎樣確定不可抗力,我國《民法通則》要求從主客觀兩方面因素來考慮,
不可預見、不可避免、不可克服。不可抗力不承擔責任,但條件是不可抗力是惟一原因。
《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九條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因此,抗辯事由一般由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一般是由,而是特殊事由。對于這兩種事由又分為很多具體的內容,本文也為大家詳細的做了介紹,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做個了解。如果您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收購的公司要注銷嗎
2020-11-11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冒用他人護照出國境如何處罰
2020-11-30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