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些行為算偷稅漏稅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漏稅是指因客觀原因未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主觀上不是出于逃避稅收的故意、客觀上未采取弄虛作假的手段,但結果是未繳或少繳稅款。偷稅罪是偷稅情節嚴重的行為。據刑法規定,扣繳義務人采取偷稅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10%以上且超過一萬元的,依照偷稅罪處罰。偷稅罪的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含自然人和單位。
二、法律依據
《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征管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我國法律上對偷稅漏稅罪的處罰是非常嚴重的,一般應當處數倍以上的罰款,但相關情況是需要證據來進行佐證處理的,如果可以證明自己與偷稅漏稅行為無關的,則可以免于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認定。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校園傷害事故分幾類
2021-03-11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